2025-02-25 15:41:31
微信扫一扫
提起时大彬,稍微了解紫砂的壶友一定知道其人其作在紫砂历史上负衡据鼎之地位。
时大彬像
时大彬大致生活在明代万历、崇祯年间,据传是晚明紫砂“四大家”之一时朋之子。他是紫砂茗壶发展中一位里程碑式人物,当时就被公认为“超越前古”的第一大家。周高起在《阳羡茗壶系》写道:“明代良陶让一时”,所谓“一时”,就是指时大彬。
如果说供春是紫砂鼻祖或始祖,那时大彬就是紫砂壶艺的开山之祖。紫砂陶制作技艺经由时大彬最终定型,壶艺走向成熟,以砂壶为代表的宜兴紫砂,跻身文人雅器之列,逐渐成为重金竞逐的宝玩。
让我们来简单归纳一下时大彬对紫砂艺术的一些重要贡献:
第一,确立了紫砂陶独步世界陶艺之林的成型技法:拍身筒成型法与泥片镶接成型法,充分利用各种工具,形成了一整套合理完善的制壶工艺体系,奠定了宜兴紫砂发展的根基。这套工艺体系一直传承至今400多年,成为宝贵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听取文人建议,将大壶改小壶,使之更适合当时饮茶习惯,便于文人瀹茗之用,推动紫砂从日用器具步入了艺术殿堂。
第三,开创紫砂方器壶型,形成了紫砂壶以圆器、方器、筋纹器和仿生器为主要代表的多样品类结构。
第四,创制了紫砂泥料调砂工艺,增加了紫砂的丰富性和艺术表现力。
第五,开壶上题铭之先河,为紫砂文人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时大彬对壶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这些贡献对紫砂的发展而言其价值不可估量。
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之故,导致大彬存世真迹十分罕见,全世界各博物馆所藏时大彬作品合计仅十件左右,民间所藏更是寥寥。而在这些藏品中,以梅花为题材的独占三式,难怪人们说时大彬各式皆擅,尤钟梅花。
清代吴骞《阳羡名陶录》载时大彬尝制“梅花砂壶”,并收汪士慎《苇村以时大彬所制梅花砂壶见赠漫赋兹篇志谢雅贶》,诗云:阳羡茶壶紫云色,浑然制作梅花式。寒沙出冶百年余,妙手时郎谁得如。诗中对时大彬所制梅花壶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梅花壶 时大彬 制 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梅花壶 时大彬 制 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三件梅花壶中,一件收藏于美国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一件收藏于以珍贵东亚文物闻名于世、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弗利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还有一件有幸收藏在国内藏家手中,秘不示人。所以,想要亲睹一番大彬梅花壶的风采,可谓百不一遇,极为难得。
六瓣梅花壶 时大彬 制
机缘巧合的是,利永紫砂博物馆馆长沈鹏先生与这位藏家私交甚厚,因此我们才得以上手原作,并且留下宝贵详实的资料,终于将这件世所稀有、历经四百多年时光浸润的神作成功复刻,重现时大彬这一紫砂旷古奇才手中的精气神韵。
大彬梅花·摹
这件梅花壶,其拓本收录于清末民初的《明清各名家砂壶全形集拓》。与另外两件梅花壶不同的是,该壶一改寻常的五瓣梅形,而以鲜见的六瓣梅花融入壶中,显得尤为独特。壶盖为一朵覆梅,壶底内凹,与壶盖均为六瓣梅花,上下呼应,有着典型的明式风韵。风骨卓然,悦人心目。
大彬梅花·摹 局部
清代宜兴文人任安上曾有诗写道:洞山茶,少山壶,玉骨冰肤。因为时大彬号少山,这里的少山壶即代指紫砂壶。紫砂温润如玉,拟人化地用“玉骨冰肤”来形容,自然而贴切。这与绰约淡雅、拥有冰清玉洁情怀的梅花不谋而合。
梅花壶上或许寄寓了时大彬高洁坚贞的精神操守和艺术追求,而开百花之先的梅花不也正是这位紫砂艺术开山人物的最佳写照吗?
正所谓:万里江山雪,一壶天下春。
2025年2月25日-3月6日
上新期间享首发优惠
微信扫一扫